大竹县系川东著名竹乡,所辖月华镇境内尤以慈竹(当地人又名黄竹)、白夹竹、斑竹为盛。流经月华镇境内的柳成河两岸,各家各户房前屋后到处都种植茂密慈竹、白夹竹、斑竹林。由于月华镇境内土质特别适宜种竹,其所产竹与其他地方相比,竹大而结稀,结与结之间多逾二尺,最长者至公尺外,且竹质韧性强不脆,特适于造纸。
月华土法造纸技艺始于隋唐,当时造纸主要是用于人们敬神祭祀焚烧的制品(冥纸)。由于造纸生产工艺复杂、周期性长,纸张质地优良,曾达到“万纸担米”的价值,逐渐成为当地特色产业。到明清时更加兴盛,月华土纸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声名大噪。清·道光《大竹县志》载:“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竹纸粗精大小皆备……皆售之巴蜀等地,精者用作书签,粗者用作神楮。”康熙年间,月华土纸被御点为“贡纸”;乾隆年间,月华土纸又被钦定为“文闱卷纸”和“宫廷用纸”。
抗日战争时期,月华成为大后方纸张的重要产地,产量之多、种类之繁、品质之佳、技术之精,均为全国之冠。这一时期,国画大师张大千用该纸作画后,赞之曰“乾隆帝用的纸也不过如此……中国有了宣夹二纸,堪称二宝”,将月华纸提升到与安徽宣纸齐名的地位。为纪念大千先生对月华土纸所作贡献,大竹县人民政府把经过他改制后的书画纸命名为“大千书画纸”。现月华境内流传下来的古法造纸作坊,基本上沿袭了过去的造纸技艺。
月华土纸作书画用纸
随着科技发展,先进造纸机器以每分钟生产900米长、8米多宽的速度生产纸张时,土法纸匠依然重复着千年古老造纸工序,其利润低微,难以养家。为此,新一代年轻人放弃这项传统技艺外出务工,致使这一项技艺濒临灭绝。为保持月华土法造纸技艺流传后世,大竹县人民政府于2010年始每年投入10万元,将月华土法造纸技艺列入保护计划。2010年9月,月华土法造纸技艺被达州市人民政府列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机械造纸
一、地理环境
月华镇地处大竹县东北角,境内有著名aaaa级国家五峰山森林公园(又名竹海公园),地理位置工矿少、污染低,柳成河(东柳河)横贯境内,滋润月华镇肥沃黄沙泥土壤。加之天气温和,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日照适度的亚热带湿润气候,特别利于各种竹类的生长。
二、土法造纸工序
第一道工序:采料。每年农历5月初,从竹林中选伐嫩竹,伐成约2米长的竹段,打捆后送入料堂 。
选竹
伐竹
打捆
第二道工序:腐料。将生石灰洒入料堂内竹料上,每100个捆料下40斤生石灰,放满清水浸泡40天,浸泡时每天用竹耙在料堂内来回搅拌2次,使生石灰充分溶解并把料腐熟,40天后放干堂内石灰水,再用清水浸泡20天左右即可捞出备用。
洒生石灰腐料
40天后,将已腐竹料捞出送清水浸泡
第三道工序:踩料。将清水浸泡好腐料放入带齿的斜石槽内,用脚踩或工具反复捶打成溶泥状即可。
用脚踩料
已经踩好细料
第四道工序:淘纸料。将溶泥料放入舀堂内放满清水,先用单花棍捞出没有腐熟料,再用三叉棍捞取渣料,并不停拱料绞拌,使其均匀,然后用四花棍、五爪棍把渣料捞取干净,然后下入桦料待用。
按比例加水稀释溶泥细料
用三叉棍捞取粗渣料,并将料拱散拱匀(称淘纸料)
第五道工序:舀纸。将淘好加桦的纸料,用细竹丝和蚕丝编制为8寸×2.4尺、65寸×2.4尺、6.5寸×1.5尺等几种规格的纸帘子捞起纸浆,一张一张地放在木板上叠放。
用不同规格的纸帘子捞起纸浆形成一张湿纸
第六道工序:榨纸开纸。将舀好的湿纸堆用榨子榨干多余水份,再用手将少水量湿纸一张一张撕开,每5张或10张为一组撕开晾干,最后打捆待售。
榨子榨干湿纸
每5张或10张为一组进行分纸
凉干湿纸
打捆销售
三、土纸主要用途和价值
月华镇所造土纸,大部分用于冥品、祭祀和制作烟花、爆竹及产品包装材料,小部分用于书画用纸。建国前后较长时期,还广泛用于人们生活卫生用纸。随着工业化造纸业兴起,手工土纸制造工艺被逐渐淘汰。
因历史悠久,为书画爱好者和人们生活提供丰富物质材料,具有历史价值和实用价值;有助于后人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资源特别是竹资源的利用,用最古老土法造纸生产方式及其生产设备,具有民俗价值;它是民间百姓逢年过节、祭祀祖先、纪念亡灵、奉行孝道必不可少的民俗生活用品,具有人文道德传承价值。
四、代表性传承人
吴国兴,男,1940年生,家住月华镇马鞍村3社。
吴朝全,男,1962年生,家住月华镇马鞍村3社,吴国兴之子。
吴明东,男,1993年生,家住月华镇马鞍村3社,吴朝全之子。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李锡全(大竹县地方志办公室)
配图:方志四川